发布时间:2017-09-20 点击次数:
勿忘国耻
86年前的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4年,3500万军民伤亡,无数先烈血染山河……遭受敌人的野蛮侵略,可能使一个国家灭亡,也可能令整个民族觉醒!
无论你在哪儿,请铭记:勿忘九一八,只为中华民族自尊自强!
同学们,你知道,9月18日是什么日子吗?
1931年9月18日在东北三省发生过什么吗?
今天,我们在此回顾国耻日
回想伟大祖国崛起路上的漫漫长夜
初中部举行纪念九一八升旗仪式
庄严宣誓
整齐有序
升国旗
国旗下双语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出门时便利的公共交通,假期时悠然的度假生活,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都令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
然而 ,那段血海一样的九一八记忆在时刻警醒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3000多万名东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的七七事变,使我们陷入了长达八年的战火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南京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为了重整河山,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打败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继承先烈不怕苦的精神,在学习上精益求精,珍惜时间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从小事做起,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少年强则国强, 让我们铭记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高中部秦天华老师发言
国耻之日心忧恨 中华崛起须奋发
---秦天华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此时此刻,我既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又感到心中像灌满了铅一样的沉重……
如果说要做一次普通的演讲,我觉得并不难,但是要我做一次关于历史,关于国耻,关于“九一八”的演讲,却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因为面对历史,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慨要发;面对国耻,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要铭记;而面对“九.一八”我们又有太多太多的痛要说,太多太多的泪要流……
九一八事变”,它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是泱泱中华大国噩梦的开始……
一座座美丽的都市,一座座宁静的村庄,被侵略者变成了杀人屠场,成千上万爱好和平的人民被乱枪扫射而死,在日机轰炸的废墟上,婴儿哭喊着妈妈,可是年轻的母亲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风雨同悲,天地含怒。中华大地惨遭着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祖国母亲在太阳下哭泣……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蒙受凌辱,多少善良的华夏子孙惨遭杀戮,又有多少宝藏遭到掠夺和毁灭!整个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者践踏了中华930多座城市,杀害了几千万中国人民,直接造成财产损失1000多亿元。这是历史的悲剧,这是民族的悲哀!
正义与邪恶交锋,文明与野蛮交织,爱与恨交加,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了这段屈辱的历史上,望着残破的祖国山河,无数中国人握紧了拳头,眼含泪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走向灭亡,英雄的中华儿女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抗日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东北有杨靖宇、李兆磷领导的抗日联军,有爱国群众组织的抗日救国会、民主救国会,中原大地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武装起来的人民。到处是抗日的峰火,到处是抗日救亡的呼声……
我们怎能忘记,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我们怎能忘记抗日将领张自忠,面对冲上来的日军,他从血泊里勇敢站起,他那威严的目光,满腔的怒火,让日军魂飞魄散……我们怎能忘记,担任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政委赵一曼,在与日伪军作战时身负重伤,被俘后宁死不屈,日军对她施以极其残忍的酷刑,用马鞭抽打、用钢针刺伤口、用烧红的烙铁烙皮肉,将竹筒插入喉管,把辣椒水和汽油掺混一起,一口紧一口地往里灌的惨景……
日本鬼子的兽行,惨无人道,令人发指!
屈辱怎能忘?英烈怎能忘?国耻怎能忘?
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创伤只会痛苦一时,一个民族的耻辱却足以铭记千年”。我们伟大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但是中国人民没有退缩,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铸成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最后,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迎来了独立和自由!
同学们,在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纪念“九一八”,不是再揭伤疤,记忆耻辱,更不是煽动偏激与民族仇恨,而是为了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是为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是为了增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民族危机意识!是为了提醒你们不要胸无大志、碌碌无为,而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学们,爱国不是喊喊口号,图一时的发泄痛快,爱国是要有坚定的立场,在国家需要之时能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国与国之间的之间的争夺,最终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日本,弹丸之地的一个小国,为什么在钓鱼岛事件上,竟敢公然挑衅,是因为日本海军曾经堪称是“全球最强大的海军”,还有美国的大腿可以抱着!为什么日本政界不顾受害国家人民的感受,去参拜靖国神社,为战犯叫魂?因为他仍在妄想在美国的帮助下,重温“大东亚日本帝国”的旧梦。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同时也肩负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责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的未来的重任在你们身上!你们的努力拼搏,就是中华民族的努力拼搏!你们的奋斗崛起,就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崛起!祖国960平方公里的土地,需要我们用赤胆忠魂来保护,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需要我们炎黄子孙来传承。
酣然沉睡的雄狮——中国,在烈焰般的时代进程中已经苏醒,谁也阻挡不了它的飞跃、它的锋芒、它的锐利,而今,它已在世界的天空中划下了一道绚丽的彩虹。不再是那个昔日被帝国主义随意剥削和欺压的旧中国,新时期面对领土争端我们做足了准备,我们承诺不会首先挑起战火,但是当我们的主权遭受侵犯时我们将会毫不留情的予以还击!
仰望苍穹,我们向天地发声: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伟大民族!我们渴望和平!我们睦邻友好!我们团结一心!我们众志诚诚!我们志在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犯我疆土,辱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不要让我们伟大的民族
因为我们的漠然与健忘而蒙羞。
八十六年后的今天,
旧日的仇恨依然深埋在每一个有正义,
有良知的中国人心中!
让我们在条幅上签下自己的誓言
回顾1931.9.18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
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
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时代背景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
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
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
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
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
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爆炸同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
上图为日军在破碎的枕木、军帽、枪支等假证据前留影。下图为日寇伪造“南满”铁路爆破地点现场。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
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
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
(因为王铁汉的对日抵抗行为,事后蒋介石曾于召见他时称赞道:“我记得你,在沈阳北大营当时情况,你做得很好!”
见王铁汉《东北军事史略》,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修订版第142页。)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
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图为1931年9月6日张学良不抵抗电文
1931年9月18日事变发生当夜,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中将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之命,命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
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图为日军占领吉林市
因此1931年9月18日当夜,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
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
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1931年9月19日,张学良再度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当局在事发后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图为日伪军警大肆搜捕抗日志士。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
“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
图为1931年9月,日军到达满洲的一个小镇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至1931年9月19日10时,
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
战至次日,长春陷落。1931年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图为“九一八”事变后,沈阳全城被日军占领
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顽强抵抗,
战至11月18日,终因实力不济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1931年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图为日军占领吉林市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
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
图为被日军占领的中国村庄内每家必须挂日本国旗
黑省沦陷后,南京政府急令中国驻国联代表于1931年11月25日向国联提出划锦州为中立区的提议。
但这种交涉不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对,而且也无法从日本方面获得妥协的条件,日方坚持东北军必须全数撤出锦州
图为日军占领吉林东北军军械厂
日军进攻锦州时,国民政府多次电令张学良抵抗,1931年12月25日,令其“积极筹划自卫,以固疆圉”,
张不遵令;张学良部队开始从锦州撤退后,12月30日国民政府还急电令其“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 ,但已经无济于事。
1932年1月3日,日军兵占领锦州。
图为1931年9月,被日军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
1932年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军,1932年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
激战五天,自卫军溃不成军,撤往宾县。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
历史影响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
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
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日本侵略逐步向华北地区扩展,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得到了空前的觉醒和团结。
今天,这幸福的生活是我们祖辈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父辈用艰苦换来安康,我们和所有追求和平的人们一起,
更要继续发扬抗战精神,来捍卫这块美丽缤纷的土地。
end
Copyright 2014 by zzxywg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招生办咨询电话:0371-56536680 0371-56536681 0371-56536682
地址:郑州市中原区中原西路与西四环交叉口向北200米路西 技术支持:郑州网站建设公司